发布日期:2024-12-22 02:03 点击次数:196
【编前语】
东莞市职业技能大赛,作为东莞技能人才培养与创新的重要平台,自开展以来,始终秉持“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评”的理念,不断激发技能人才的热情,助力产业升级。今年,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技汇东莞,赛动未来”为主题开展25项职业技能大赛,涉及无人机驾驶员、科技咨询师、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等新职业领域,是我市近年来规模最大、工种最多的市级技能大赛。全年参赛选手2000多人,选拔培养高技能人才约500人、东莞市技术能手近150人,为深入推进“技能人才之都”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
为了全面展示大赛的丰硕成果,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精心策划了系列人物专访,将镜头对准在大赛中脱颖而出的获奖选手,聚焦他们的成长历程,倾听他们如何初次邂逅技能、如何备战挑战、以及如何在获奖后实现自我超越的心路历程,以期激励广大青年投身技能学习,追求卓越。
在繁忙且有序的轨道车辆维修车间,袁沛洪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身穿整洁的工作服,手持专业的维修工具,正一丝不苟地对一辆轨道车辆进行细致的检查与精心的维护。自2008年踏入这个行业,袁沛洪已经度过了16个春秋,从一名青涩的新手逐渐成长为拥有丰富实操经验的资深技术人员。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更以精湛的技艺和无私的教导,赢得了众多年轻技术人员的尊敬与信赖,成为了他们心目中无可替代的“技术领路人”。
展开剩余81%近期,在东莞市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轨道车辆技术竞赛中,袁沛洪再次大放异彩。他凭借着自己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出众的临场发挥,一举摘得了银奖的桂冠。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技术实力的高度肯定,更是对他多年来在轨道车辆技术领域默默耕耘、不懈追求的最佳注解。
“大龄”选手力夺竞赛银奖
袁沛洪在轨道车辆行业拥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当谈及为何决定参加此次东莞市职业技能竞赛的轨道车辆技术项目时,他以一种既自嘲又真诚的态度说道:“与众多年轻选手相比,我或许可以被称为‘资深’参赛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够展示自我、验证实力的机会愈发珍贵,因此我倍加珍惜这次竞赛的机遇。”
轨道车辆的日常工作既繁重又琐碎,袁沛洪时常需要在工作室与车辆停放区之间来回奔波,以确保各项任务都能顺利完成。面对如此紧凑的工作安排,他只能努力“挤出”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备赛。袁沛洪坦言,理论考核部分是他最为“头疼”的部分,“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多年,实操方面我是有把握的,但一说起理论考试,我还真有些紧张。”为了克服这一难关,袁沛洪系统地复习了轨道车辆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对每个知识点都做到了烂熟于心。
比赛当天,袁沛洪几乎是最后一个走出理论考场的选手。随后的实操考核,袁沛洪则表现得游刃有余。考核结束后,他心中已略有预感:“我觉得自己应该能在此次竞赛中占据一席之地。”当最终成绩公布,袁沛洪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银奖时,他难掩内心的喜悦,坦言道:“真没想到能取得银奖这么好的成绩!”袁沛洪还表示,这次竞赛极大地提升了他的自信心,未来他将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继续在轨道车辆技术领域深耕细作。
▲袁沛洪正在进行实操考核
“预装”测试,破解列车大修难题
在列车大修过程中,列车常需处于断电状态,然而电气部件的性能验证却需依赖列车通电后的功能测试。这意味着,若直接将潜在故障的电气部件安装至列车上,唯有在列车通电调试阶段方能发现问题,这无疑给后续的调试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与负担。
面对这一棘手难题,袁沛洪和他的团队决定着手研发工装测试平台,“如果能够在列车大修前就对电气部件进行线下测试,那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压力。”
然而,在研发过程中,团队遭遇了重重挑战。在为某一大型车门设计工装时,他们最初构建的支撑框架因未能充分考量车门的重量而惨遭压弯。面对这一挫败,团队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袁沛洪和团队成员讨论工作
袁沛洪回忆道:“当时我们真是有点头疼,没想到车门那么重,把架子都压弯了。但我们没有气馁,大家一起想办法,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案。”他们借鉴了其他部门车门板和设备板的设计,通过改良承重结构,成功解决了承重问题,并顺利完成了车门的安装与电路复制。工装测试平台的成功研制,不仅解决了电气部件检验测试的难题,更为列车大修工作的高效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模型小梦到大轨道情,热爱驱动技术成长
袁沛洪自小便对火车模型“情有独钟”,总爱动手捣鼓,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小玩意儿。踏入轨道车辆行业的那一刻起,他更是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时常向同事与师傅虚心求教,不断精进自我。
然而,成长之路从非坦途。在一次大修调试中,他面临了严峻挑战:一辆列车的单节车厢车门故障无法开启,班长将排查重任交给了他。尽管他对车辆电路图已烂熟于心,但这次却未能顺利解决问题。这次挫败让袁沛洪深刻领悟到,理论虽是基础,但唯有和实践紧密结合,方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利器。“那次我真的觉得很受挫,却也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短板。”袁沛洪感慨万分,“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亲身实践、细致入微地体验每一个细节同样不可或缺。每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我都会主动请教,直到弄明白为止。”
随着时间的推移,袁沛洪逐渐建立起了全面的故障排查能力。他不仅能够独当一面,还积极参与各类电气故障“比武”,屡获佳绩。这些宝贵经历不仅让他的技能更上一层楼,更让他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热爱和动力。“干一行、爱一行,我真的觉得自己很适合这份工作。”袁沛洪笑着说,“虽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每当看到列车在我的努力下恢复正常运行,那种成就感真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袁沛洪在进行车辆检修
如今,袁沛洪已经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但他的初心依旧炽热。他始终热爱着自己的事业,为提升技能而孜孜不倦。他的成长轨迹,成为了无数青年心中的灯塔。
【结语】
东莞,这座以制造业立市的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有力的行动,推动着技能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与技能水平的持续提升。一系列技能竞赛不仅有效激发了技能人才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活力,更为东莞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注入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接下来,东莞将持续深化“技能人才之都”建设,进一步加大对技能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力度,为技能人才搭建起更加宽广的成长成才之路。同时,东莞也将积极探索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路径,努力构建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与市场需求相衔接的技能人才教育体系,为东莞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技能力量。
文:李幸怡
发布于:广东省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